期刊封面
张爱玲被解聘,仅因不会交际?知情人说出内情
1971年6月10日,张爱玲给夏志清寄去一封信,与此前惜墨如金的众多信件相比,这封信是意外的长。而夏志清则在读完后,感到无比的心酸:
“这封长信是张爱玲两年间在加大中国研究院中心的工作报告,也可以说是她在美国奋斗了十六年,遭受了一个最大打击的报告。”
是的,张爱玲失业了,而且被解聘时,闹得人尽皆知。
在此之前,她不是没有遭受过打击的。1952年,在沉寂两年后,她不顾上海某文艺界大佬挽留,仓惶逃匿香港。
三年后她又只身赴美,纵然天地悠远,苍茫四顾而无一亲友。
存身文艺营期间,她与赖雅相遇,并火速结合,一如当初一头扎进胡某人的甜言蜜语中一般。她向来如此,爱得干脆而不计后果。
她来美国,是带有野心的,早年前她便放言,要在美国“比林语堂还要出风头”。本想靠一只笔在美国文坛劈波斩浪的她,很快被现实的猛浪拍得晕头转向。
来美国后她陆续写出的《粉泪》和《北地胭脂》均被退稿,一向心高气傲的她舜时被羞愤、悲伤和焦虑所裹挟,整整卧床一个月才缓过来。
就算是后来,她远赴台湾香港以图《少帅》、《红楼梦》剧本之事,也屡遭打击,“少帅”原型未能接触,辛苦几个月的《红楼梦》剧本最后被弃,她为了拿到800美元的报酬只能再待几十天,写另一部剧本。在分别近半年的时间里,她与赖雅天各一方,度日如年。
可是,相对于这些打击,这一次失业更要令她崩溃,虽然说,这几年在与皇冠合作后,她的经济逐渐宽裕,这份薪水可有可无。但因为这份工作是几位好友鼎力推荐,如此收场未免难与朋友交代。
更有,这一次被解聘事件,过程不大和谐,张爱玲的才华更是受到质疑。正如夏志清所言:
“消息传遍美国,对她极为不利,好像大作家连一篇普通学术报告都不会写。”
张爱玲在加大中国研究所中心的工作,是庄信正和夏志清全力推荐的。
在她之前,坐过该岗位的人是李祁、夏志安及庄信正。李祁是专治英国文学的留学生,后任教授;庄信正则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夏志安更不必说, 早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为德才兼备的翻译家,与弟弟夏志清更是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的两大巨擎;
三位前任,皆非等闲之辈。
夏志清,张爱玲再次爆红的“推手”
按当时美国学院的游戏规则, 没有文凭的张爱玲想要进入高校长期工作,是天方夜谭。
想来真是天意弄人,当年本被牛津录取的她,因战争而搁浅。转道港大后,又遭香港沦陷,学业因此作罢。待十几年后再回港大申请续读,也因为身份敏感被港大拒绝奖学金申请,被迫走上社会谋生。
她对自己的学历,多半是自卑而不甘的,也更有自知之明。
在庄信正辞职后,应陈世骧请求,为该岗位物色新的人选时,他转托夏志清,夏志清第一时间推荐了张爱玲。两人提前写信探其口气时,张爱玲的回复是:“资格不够”。
然而两人都认为这是中国传统的“谦辞”,一并建议陈世骧给张爱玲亲自写去了一封聘请信。
与之前在迈阿密大学、赖氏学院做客卿性质的驻站作家不同,这一次,张爱玲是真正的雇员了,她有固定的薪水,同时附加的是随时受到同事的监督。
她的职位是“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文&革”中的新词汇。
对于张爱玲,陈世骧最初是抱有很多的期许的,然而两年后,张爱玲交出的成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只有一篇短短的论文,外加两页名词。
张爱玲给出的理由是:
刚巧这两年情形特殊,真没有新名词。
最终,在陈世骧极度失望和愤怒中,张爱玲被通知解雇。当张爱玲还想再挽回时,陈世骧也却心脏病猝然离世。
离开加大后,张爱玲再未如之前不断申请各种创作营和驻留项目。她不再就业,而是进入了搬家、驱虫、看病和拆账单的循环之中。
当年以一支笔红遍上海滩的张爱玲,竟然会被单位解雇,说出去多少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张爱玲究竟为何会被解聘?
不能否认,张爱玲失业,与其不善社交有关。
张爱玲自幼腼腆,甚至说得上孤僻,这是众所周知的。在十八岁那年,让她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天才梦》中,她写道: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网址: http://www.xdjjzzs.cn/zonghexinwen/2021/022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