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叔本华为何说:“越是庸俗的人越是喜欢交际,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他对康德的哲学进行了改造,对后世的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斯坦等一批哲学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哲学绕不开的一座丰碑。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提出,“要
他对康德的哲学进行了改造,对后世的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斯坦等一批哲学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哲学绕不开的一座丰碑。
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提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因为在叔本华的眼里,越是庸俗的人越是喜欢交际,因而不会孤独;而高手们不一样,他们都是孤独的。
虽说这话与现在倡导人际交往的观点相悖,但并非没有道理。
客观地来看,社交中基本上要满足层次对等原则。两人在交往过程中,从一件极不起眼的事情,就会感受到他们内在秉性、智识等方面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如果差异过大,就会使得两人在交往过程中有极不愉快的体验。因为另一方可能无法理解另一方的举动或话语,使得整个过程十分的尴尬且不愉快。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正是因为他们与人之间差距过大,才会看不懂人的世界。
而当两个相似的人聚在一起时,因为相当的秉性与智识,会使得两人间产生一定的联结,拥有愉快的交往体验。
就像俞伯牙遇见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才会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这正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一古老话语的生动体现。
然而现实是世界上庸才占了大多数,天才只是少数人。因此,天才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更为困难。就如相对论创作之初,物理学家朗之万强调的那样,世界上只有12个人能懂相对论。
这正是因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是常人们所难理解的,也只有天才们才会与天才们惺惺相惜。然而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
“伟大的人物像雄鹰那样总喜欢把巢孤零零地筑在高处”,叔本华确实所言非虚,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对天才们而言这只要跳一跳就可以了
庸俗的人之所以会喜欢社交,是因为他们缺乏忍受孤独的能力。如果不进行交往活动,空虚和无聊就会挤占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获取兴奋和刺激的途径是那么的单一,只剩下了与同类交往这一条路。
失去了交往的机会,就不知道干什么好,不会给自己寻找有意义的事情做,不知道怎么充实自己的生命。
于是只好将时间浪费在社交中。他们看似交友广泛,可真正了解人内心的又有多少?他们看似充实,可肚子里又有什么样的文章?
如果说,交往是为了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与慰藉,或者是物质上的帮助,在平常人眼中或许无可厚非。
但叔本华尖锐地指出这是一种心智不够成熟的表现,反映出人内心的脆弱。他批评道,当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就基本上不需要朋友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了。是的,只有绵羊才会成群结队,而猛兽往往是独行。
优秀的高手们并不会将太多的经历花在社交上,因为他们懂得只有自己真正强大才会迎来人生的春天,与其花大把的时间在求别人,不如提高自己。
社会上总有人在强调人脉圈子有多重要,希望通过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来实现自身的目的。但试问若不符合层次对等的社交通则,又有哪个优秀的人愿意与平庸之辈交往呢?
因此那种什么“人脉就是钱脉”的论调经不住现实的考验,只会被现实打得粉碎。
叔本华在《孤独通行证》中说:“社会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通过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来取暖,而不是像傻瓜一样靠得太近,灼伤自己,然后逃离到寒冷的孤独中颤抖,大声抱怨那灼热的火苗。”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劳心劳力,疲惫不堪,并不是因为工作有多难,而是复杂的人际关系。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梵高、叔本华等著名人物除了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外,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善交际。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网址: http://www.xdjjzzs.cn/zonghexinwen/2020/090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