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让人乐此不疲的赤峰话,你认识几个?
有种治疗叫“
有种发炎叫“
有种河流叫“
有种结实叫“
有种笨拙叫“
有种鼹鼠叫“
有种……
看到这段文字,我相信一定会有赤峰人尝试着读下来!要么说呢,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交流的中介。赤峰方言土语,是中国汉语丛林里的一朵奇葩,是北京官话方言区的一个另类。
尝试着去百度搜索了一下赤峰方言,不得不承认,赤峰方言结合了各地语言之精髓,既与东北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等其他区域的语言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虽然赤峰的方言土语听起来又直又冲,土得掉渣,但是可以让人感受到真情实在。这样的区别和反差结合在一起,隐隐约约地显露出一丝丝的可爱,让人欲罢不能。
赤峰方言形成于清代。汉语对赤峰地区各民族语言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均来自清一代至民国时期的移民。清朝初期,赤峰地区汉人极少,且几乎没有汉语。后来,由于中原战乱、朝代更替、天灾人祸,大批汉族百姓为躲避战乱、维持生计,出长城口进入赤峰地区,为蒙古王公贵族开荒种地,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活动。从那时起到清末乃至民国年间,塞外移民延续了数百年,这便成为赤峰近代历史的开端。
当年中国北方地区,山东、河北等省份的移民从一个一个的移民,到一家、一个县、一个村、一个乡的移民,共同抱团取暖,或买,或租,或受雇佣,为地主、王公贵族等开荒种地,成立宗族姓氏,因家庭姻亲比邻而居,共同生活在一条沟、一条川或一座山湾川谷中,保持各地族群生活的相对独立。语言、习俗、日常交往和生活习惯也依然保持各自的地域特色,特别是把保持自己的语言习惯视为宗族同乡的标志。离乡离土不离音,改名改字不改姓。当到一个新的领域,或有新人进入领域时,乡音便是互相沟通的纽带。因为乡音有自己的语言特征和独特的幽默,所以乡音也成为了同乡相认的一种媒介。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触发人们心灵的温暖和情愫是亲切的乡音。而赤峰的方言是中国北方官话方言区的方言岛,与山东、河北、东北和京津地区的语言都有渊源。
在赤峰方言土语中,在一定程度上受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和满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言词汇。究其根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吸收而来;二是从宋元以来的杂剧、散曲、话本小说中保留继承而来;三是随着某些新事物出现或新造,或派生,或由字音误读而产生的俗语。如棒子(
赤峰地区是一个有30多个民族共同聚居,经济结构以牧区、半农牧区和农区为主的地区,从事商贸服务的人大多走南闯北,听话学话,丰富了语言。由于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从而决定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同样也催生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明。赤峰地区教育实行蒙汉双语教学,到现在为止,企业工厂、店铺招聘,乃至身份证上都是使用蒙汉两种文字。因为蒙汉文化的相互影响,很容易造出新的词语。又因为各地民风民俗的不相同,多风格的方言土语也应运而生。
外地人对赤峰方言的评价褒贬不一,称赞的说赤峰人很热情、真诚、实在,说话暖人心;贬损的则说赤峰人贼精,说话土得掉渣、涩得不顺耳、直得不拐弯儿、干得没温度、冲得噎人。对比南方的吴音侬语、京津的甜腻软绵、东北的直白豪爽,赤峰话叫外人听了有摸不着边际的感觉,净绕弯子。我们赤峰人自己倒觉得是讲的字正腔圆的北京普通话,但是录了音再播出来,表情呆板,语音平直。难怪赤峰人揶揄自己是“唱的莜面调,说的莜面味,全是土腥气儿!”
赤峰方言语调较多,较粗硬,难怪赤峰女生被很多南方软妹子称作“汉子”。赤峰老爷们在一起聚会 ,如果邻桌是南方人,南方人肯定不敢吱声,因为赤峰爷们餐桌上的疯狂让南方人吓破了胆,赤峰方言加上卷舌、抵腭等因素不下十几种。而且西拉沐沦河南北语言也不同, 南北各旗县口音不同,方言土语串起来,一定让外地人懵圈。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网址: http://www.xdjjzzs.cn/zonghexinwen/2020/0717/361.html
上一篇:第1章跨文化交际概论
下一篇:心理学家:如果你不善于交际,性格内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