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1930年代的上海画报与“新都市文化”风格 —
1926 年 2 月 15 日,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美术编辑的伍联德创办了《良友》,其装帧和内容迥异于当时盛极一时的《上海画报》《三日画报》等“小报型”画报。但在随后几年并未引起大规模的跟随。等到 1930 年 3 月《良友》采用影写印刷技术,内容的新颖和图像的精美立即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喜爱,销量激增,引起许多出版商和编辑的注意,为此《文华》《中华》及《妇人画报》等综合性或专题性画报纷纷跟风兴起,引发了中国画报兴盛发展的第一次热潮,完成了中国画报从石版印刷向影写印刷、从刊载手绘图画向刊载摄影照片的“现代”转型。关于上海画报的研究,目前已有一定成果,如吴果中的《中国近代画报的历史考略》、王跃年的《从〈真相〉到〈良友〉》、熊向群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画报的兴盛及其原因》和祝均宙的《晚清民国年间画报源流特点探究》等①,对上海画报衍变作了叙述与阐发,但有关从“小报型”画报到“现代”画报的转换,其中不少细节还值得探究,本文试作尝试。
一、《良友》与1930年代上海画报的发展
《良友》诞生之初,为24页,双面印刷48面,单独订册,容量很大,是一份真正独立的“画刊”,很快就克服了“小报型”画报容积小、系统乏的缺陷。诚然 1926年第1期《良友》内容还有些杂乱,不过新的气息就已在卷首语里扑面而来:
春来了,万物都从寒梦中苏醒起来,人们微弱的心灵,也因之而欢跃有了喜意。听啊,溪水流着,鸟儿唱着。看啊,春风吹拂野花,野花招呼蝴蝶。大自然正换了一幅颜面的当儿。我们这薄薄几页的《良友》,也就交着了这个好运, 应时产生出来了。《良友》得与世人相见,在我们没有什么奢望,也不敢说有什么极大的贡献和值得的欣赏。但只愿,像这个散花的春神,把那一片片的花儿,播散到人们的心坎去。[1]
温和的“五四”新文艺腔,一改同期“小报型”画报的“鸳蝴”味,传递出一种愉悦、青春的气息,而其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精彩的版式编排等散发出迥异于以往的新潮特质。于是一经问世,就受到读者的青睐:第1期前后印刷 7000 册均被抢购一空。特别是 1927年3月梁得所接任编辑后的改革,使得《良友》内容“紧贴生活”“时尚新潮”,形式“印刷精美”“装帧考究”,真正成为一份富有海派特质的大型综合性画报。“虽然这份刊物中仍穿插了程度不等的传统质素,但在根本取向上的现代性格却毋庸置疑”[2]312,为“数十年无进步之中国画报界”带来“渐有曙光”[3]。
然而,在通俗作家主导的1920年代的上海报界,流行的依然是“小报型”画报,“良友式”画报并没有即刻普及。在1925年至1926年间,铜版印制“小报型” 画报时,图像清晰度常出问题,加之印刷工人的马虎,使得画报在当时还难以达到“精美”的程度,常会招来读者意见,“就是本报所制的铜版,偶有一片糊涂不甚清爽的,或印得不甚匀晰的,必有许多本外埠读者,来函责问或警告”[4]。实际这个问题在初期的《良友》依然存在,因此画报急需一种更为便捷清晰的印刷技术。当时国外出版行业已经采用了影写印刷技术,采用照相方法制成凹版再印刷,具有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柔和细腻、异常清晰等特点。为了实现《良友》“编辑与印刷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之画报一较高下”[5],伍联德曾于 1927 年专程赴美国考察画报事业,回国后吸取美国《生活杂志》、《君子》和《礼拜六晚邮报》等报刊的内容及行销长处,特别是 1930年3月第45 期时,率先在画报界采用影写印刷,突破了铜版印刷模糊的局限,是推动画报出版的重大进步。马国亮后来对《良友》这次印刷革新有着深刻印象:
《良友》画报一向由自办的印刷厂印刷。最初用道林纸。为求图片印刷效果更精美,陆续购进了几部美国平版机。画报亦于第三十七期开始改用铜版纸。当销数渐增至三万余册时,平版机的印刷条件已不足应付。乃从第四十五期开始,交由商务印书馆的影写版承印。影写版是滚筒式凹版,刻蚀细密,不仅效果比铜版更清晰悦目,还可以使用吸墨性较佳的道林纸,并能多印而无损于图片的清晰,读者称善,销路增至四万二千。[6]
对于画报来说,印刷的好坏决定着图画乃至整个刊物质量的优劣,根本上影响着它的销售发行。当《良友》采用影写印刷技术后,图像清晰精美,完全改革了“小报型”画报粗糙黑白图像的观感,进一步传达出世界的“真实感”,展现出新的审美感觉和现代气息,为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为此发行数量从第 2 期的10 000份增至第 45 期时的42 000份,在当时画报市场独占鳌头。它的成功引来了诸多出版商和编辑的注意,激起《文华》《中华》《时代》等纷纷仿效,开启了中国画报“影写”的黄金时代。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网址: http://www.xdjjzzs.cn/qikandaodu/2020/0724/378.html